大模型公司轻量化落地:字节豆包、月之暗面发布浏览器插件,抢占流量入口
轻量化落地有很多方式,但大模型公司们为何盯上AI搜索入口?一位硬科技投资人告诉界面新闻,对大模型公司来说,自己控制模型有利于针对场景优化,控制成本以及产品快速迭代,这些都是AI搜索的优势。
大型模型公司追求轻量化实现,降低用户使用门槛,抢占流量入口。
近日,字节跳动豆包与月之暗面发布浏览器插件。月之暗面将最新的Kimi浏览器插件称为“轻量级小搜索”,并同步上线问答笔和摘要器两项功能,可快速答疑、长文提炼重点、全文摘要、答疑解惑,进一步深化AI助手角色。字节跳动AI助手豆包推出的浏览器插件版本已升级至1.3.0。
轻量化落地的背后,是大模型公司的流量焦虑。大模型AI效率助手虽然一直在不断投放广告,但用户量还是比较有限。据量子比特统计,今年6月,字节跳动AI的DAU突破200万网站关键词优化,基米、天空AI的DAU均突破100万。
截至7月17日,商店显示豆包浏览器下载量突破9万次,Kimi浏览器插件下载量突破3万次。
产品轻量化的实现方式有很多,但为何大模型公司却聚焦AI搜索入口?背后的原因或许是,目前大模型产品同质化严重,技术差距不明显,技术增速放缓。另一方面,模型作为产品的投资窗口期已过,大模型厂商价值变现压力陡增。寻找落地场景成为现阶段重要任务。
通过发布浏览器插件,大型模型公司可以成为搜索入口,轻量级的实现可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,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,获得更多的流量。更重要的是,大型模型公司开始寻找商业化的变现模式。
奇米、豆宝等效率助手都已经包含搜索服务,搜索入口自然也会进一步落地,大型车型厂商也想通过AI搜索,分得巨头的一杯羹。
大模型的用户端产品多为AI智能助手,这种产品形态很难商业化。
一位大型模型公司的业务经理向界面新闻表示网站关键词优化,这类产品短期内、中期不太可能赚钱,“GPT也不赚钱,只是在品牌宣传上发挥更大作用而已。”但他也表示,C端(用户)的推理算力消耗并没有想象中大,B端(企业)才是算力消耗最多的。
目前,国内AI搜索市场的竞争对手还包括百度、夸克搜索、知乎、360AI搜索、昆仑万维的天宫搜索等产品,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玩家涌入该市场。
相比过去的AI助手,浏览器插件更能凸显大模型公司的商业野心,成为用户搜索的第一入口,原因在于搜索已经有了明确的广告盈利模式。
具体来说,传统搜索引擎以信息检索、信息获取、网站导航门户等为核心,利用网页链接分析技术,通过关键词搜索网页,进一步分析网页链接中的信息,计算网页的重要程度,关键词竞价将成为搜索的重要收入来源。
以谷歌和必应为例,全球搜索市场份额最大的谷歌,2023年网站广告收入将达到2065亿美元,微软必应搜索和微软广告业务2023财年的搜索广告收入将达到122.1亿美元。
国内方面,根据易观数据,2020年中国搜索引擎广告市场规模达1063亿元,以国内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百度为例,其2020年、2023年网络营销服务收入(主要来自百度网站、百度联盟等)分别为728亿元、812亿元。
基于大模型的AI搜索可以同时完成图表绘制、分析、在线检索等工作。如果将AI搜索作为平台生态的入口,大模型公司的参与或将重塑行业格局。一位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,好的搜索应该精准把握用户的意图,一次性呈现用户想要的信息,同时省去用户选择搜索结果、二次搜索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用户价值也会提升。
一位硬科技投资人对界面新闻表示,对于大型模型公司来说,掌控自己的模型有利于场景优化、成本控制、产品快速迭代,这些都是AI搜索的优势。“但AI搜索也面临挑战,比如如何找到像关键词广告这样的商业模式,否则很容易入不敷出。”
但目前的搜索格局仍被传统大公司“牢牢把控”。全球方面,数据显示,2024年1月,谷歌桌面和移动搜索市场份额分别为82%和95%,均大幅领先。国内方面,数据显示,2024年4月,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第一至第三的分别是百度、必应和搜狗,市场份额分别为62%、18%和4%。
轻量化落地、垂直场景化正成为今年大模型落地的关键词,但超高投入的大模型公司想要实现正向盈利,仍需较长时间。